class=webNav>

贵州农特产品“五变”铸造名优品牌

返回

   声 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能够在“看得见的放心”方面多做创新,将会让贵州农特产品品牌更具魅力和特色,更受人追捧!

 ——勤邦集团董事、贵州公司总经理 何国书

题 引

  “看,这袋白菜来自清镇红枫湖基地!”日前,在贵州勤邦农商互联扶贫云栈净菜加工集配中心,这些蔬菜已经清洗干净,并经过精加工切细后装入真空袋中,在其外包装标签上,印有菜名和二维码,人们用手机微信一扫,这袋菜的“身份”信息就能清晰地看到。

一变  从追求产量变生态有机  从蔬菜种植规模和产业链的完善程度看,贵州比不过山东和江苏等地;从水果的数量上相比,也没有海南、广西、陕西等地的量大;能在全国激烈的农特产品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前,人们对农特产的管护,只想着让其不生病、不长虫、长得快、熟得早、产量高,化肥、农药的使用较为频繁,此举除了带来农残、药残等安全隐患,也会对土壤造成板结和其他不利影响。

  前几年,贵州考察团在香港考察时,发现市场上的1斤生菜能卖十多元;而贵州市场上的生菜价格,当时仅为每斤1.5元。仔细打听,才知道在香港不是所有的生菜都能卖10多元1斤,主要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几个等级,价格分别为5元、8元及10多元一斤。

  考察团认为,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既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附加值这么高,别人能做,我们也能做。至此,让瓜果蔬菜一滴农药都不沾的绿色种植、有机种植原生态理念,开始在贵州陆续推广开来。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改变命运。“生态”和“有机”理念开始在贵州蔚然成风。    

  如今,在省内的各个果蔬基地和茶叶基地,几乎看不到背着喷雾器杀虫的农户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黄色的粘虫板,一盏盏明亮的紫外线杀虫灯及太阳能杀虫灯,农家肥和生物肥大行其道。物理的杀虫新科技和原生态的用肥方式,虽然在成本上有所增加,但出产的果蔬,都是有机农特产品。

  受益于此,贵州原生态、有机的果蔬不仅供不应求,卖价比以前高得多,部分产品还远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等地区和周边国家。

  正如“贵茶”品牌的负责人王小春所言,欧盟对食品类的检测非常苛刻,比国内检测的项目多,贵茶能够成功扣开欧盟大门,在国际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除了独特的制茶工艺,关键在于对茶园的有机管护;有了上好的有机原料,就有了敢于拼搏的底气和勇气。

 二变  从盲目跟风变订单种植

“老干妈”产品的问世,正式宣告贵州辣椒从传统工艺开始向工业化领域延伸“蜕变”。

  贵州辣椒产业快速崛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在其榜样“老干妈”的引领下,贵州辣椒产业看到希望。

  短短几年时间,一大批创业者开始沿着“老干妈”的足迹,从事辣椒加工方面的创业。一时之间,贵州刮起了辣椒产品加工风,涌现出了“老干爹”、“乡下妹”、“苗姑娘”、“贵山红”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辣椒加工企业,其产品不止在省内热销,在省外也逐渐有了名气和影响力。竞争加剧,各家辣椒加工企业开始在产品上下硬功夫,加工设备越来越先进,口感越来越好,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在遵义,“贵山红”是当地从事辣椒加工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企业,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2012年,该公司为了扩大产能,除在遵义的虾子镇有加工厂外,还在紧靠遵义县南北镇的位置建起了当地最大的辣椒加工厂。

  一个“老干妈”品牌,每年对辣椒原材料的需求就得按万吨为单位计算;众多辣椒加工企业的崛起,对原材料的需求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需求就有市场,各家辣椒企业开始前往遵义及省内其他的辣椒产区,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保障其辣椒的原料所需。农户们的销路有了保障,种辣椒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企业货源有保障,辣农产品不愁销,贵州的辣椒产业链条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省农委果蔬站一位负责人坦言,纵观全国的农特产价贱伤农、滞销问题,除了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和缺乏相关储存设施也是亟待解决的“痛点”。如今,我省众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让农特产品种植从散兵游勇变成抱团出击;众多企业和农户及基地的无缝对接,让以往的盲目跟风变成了订单种植。

三变  从产品裸卖变靓丽“出嫁”

三分靠容颜,七分靠打扮。农特产同样如此,要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除了过硬的品质,还需要有一身引人注目的靓丽“嫁衣”。

  在贵阳北京华联超市贵山店购物中,准备买些干辣椒回家的市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在该超市的货柜上,摆放的“小米辣”、“朝天椒”、“子弹头”、“二荆条”等几种干辣椒,每包重量为50克,标价却是四五元。但在贵阳的各大农贸市场,除“小米辣”、“朝天椒”的零售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外,“子弹头”和“二荆条”的零售价才13元左右一斤。两者一比较,价格差距好几倍。

  “什么辣椒这么贵?”透明塑料袋中,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干辣椒,除了个头较为均匀外,和市场上卖的其他干辣椒差异并不大,仅仅是多了个“陕西事农”品牌的包装。谁知仔细看了产品的原产地后更让这位消费者郁闷,上面产地名称赫然写着“遵义”两字。

  前段时间这种包装的辣椒每包标价是4.9元,现在全部上调至5.6元,不仅贵阳卖得好,在全国其他城市卖得也很火。

  工作人员说,这种产品质量把关严格,所选择种植的土地均已实现有机转换认证,真正做到了提供给消费者放心的绿色食品。而遵义有种植优质辣椒的先天优势,绥阳朝天辣椒、遵义虾子朝天小辣椒还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不论名声、质量和规模,都是全国最为优异的原产地。再通过北京华联品牌和渠道的精细化、分类包装推广,自然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事实上,两者价格差距之所以这么大,首先是解决了品牌包装问题,其次经过北京华联的销售渠道,接着又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除西南几省外,外地消费辣椒产品的要略少一些,加之辣椒放久了容易变质,人们就会选择有包装和保质期较长一些的产品。品牌、包装、便捷、销售渠道综合因素的有机结合,成了其“火”的关键。

  前几年,在台湾从事农特产销售的一位台商在贵阳参加农博会期间,虽然对兴义出产的薏仁米十分看好,但很遗憾的这单生意最终还是“黄了”。台商告诉商家,产品的包装做得太难看了,如果做得再精美、漂亮一些,她可以下大订单。

  省包装工业办公室主任姜丰敏表示,前几年的贵州农特产,七成是在“裸卖”(指没有包装或未经加工的原材料),非常可惜,不仅附加值低,更不利于塑造品牌。任何产品,都要讲究一个卖相,靓丽的外包装,是引起人们注目和激起消费者购买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我省包装业人才和水平的提升,众多农特产品“出嫁”,都有了一身漂亮的“嫁衣”。

 四变  从被动营销变借船出海

近几年,贵州亮出了系列的“大手笔”,其落脚点都重在“搭台”和“拓路”上。

  在“搭台”方面,除了推动大健康、大旅游、大扶贫、大数据与农特产有机融合外,还出台了省里“5个100”工程、“3个15万”以及其他系列的政策红利给予大力扶持。只要国内外大型、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和博览会,贵州都会组织本省农特产知名企业,成立声势浩大的参展军团“亮剑”展会,让全球的消费者近距离感受贵州农特产品魅力。

  在“拓路”方面,我省除了与沿海城市和周边国家达成了农特产品相关供给协议外,还携手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推动更多的“黔货出山”。 

  省商务厅一位负责人说,以前的销售模式叫“坐商”:就是坐等客商上门;现在可称“行商”,就是瞄准商机主动出击和主动上门对接。加之省里的“搭台和拓路”,农特产商家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其日子越过越红火。

  没有钱买船,可以租船和借船,贵州在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农特产销路方面,可说是全国“借船出海”发展中的典型。

  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到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5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600亿元,开展130个以上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建设,完成120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不难看出,贵州对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推动的力度也很大。

  “贵州电商发展,潜力在农村、活力在农村、希望在农村。”贵州省电子商务协会一会负责人分析,究其原因,其不但可以让人们购物变得省钱省事,也将成为打通“工业品轻松下乡、农产品便捷进城”双向通道的关键所在,打通了“任督二脉”,长期制约一方经济发展的“买贵卖贱”形势有望大为缓解,农村整体经济发展也有望因此掀起千重巨浪。

  如今,随着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以及本土电商企业已将触角延伸到了村一级服务站点。信息逐渐通畅,距离不再是问题,轻点鼠标就能将农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清镇市从事业精品水果经营的李国云与朋友聊天时经常提及:只有敢想才敢为,别看他是做水果生意的,但心中却有一个大梦想,就是准备乘“电商”及“一带一路”东风,力争让贵州的农特产香遍东南亚。

 五变  从含糊其词变立体呈现

 在着力解决如何让农特产经得起各种考验,经得起刨根问底方面,贵州不少企业就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普安,一位做红茶的老板理念就很新颖,他提出要做就做让人们看得见的生态健康红茶。其在茶园内大量的摄像头,让人们在购其产品时,一扫二维码,就能直观地看到其茶园的生态、管理和制茶工人现场加工的直观影像画面,立体呈现模式,可以打消许多品茗爱好者的疑问。

  “什么样的食品才安全?安全健康的农特产品到底长什么样?”正是基于这些疑问和众望所愿,勤邦集团董事、贵州公司总经理何国书就引领企业在探索如何让“食品更加健康安全”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以其农商互联示范项目建设中的核心——净菜加工集配中心为例,其通过创建产销对接机制,整合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推进农产品“团销、团餐”行动,有效推动黔货抢占国内餐桌市场和走出国门。同时,搞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储藏、保鲜,发展速冻、脱水蔬菜和保健蔬菜等深加工产品,不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还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何国书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能够在做‘看得见的放心’方面多做创新,将会让贵州农特产品品牌更具魅力和特色,更加受人追捧!”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