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webNav>

陈敏尔走访慰问专家学者

返回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杨惠)2月1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走访慰问了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核心专家张林和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省管专家何方洋,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在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陈敏尔与张林就交通建设技术服务业发展手术后,父亲的领导来探望何方洋,问他想要吃什么。迷迷糊糊的何方洋冒出一句:“我要在磷矿上学!”在场的人很惊讶,父亲的领导很感动说:“那就上吧。”身体恢复后,由于父亲要上班,根本管不了他,于是坚持送何方洋回家乡,何方洋打死都不走。父子俩僵持起来。何方洋灵机一动,想到父亲的领导,跑到领导办公室,要求领导兑现当初同意他在磷矿上学的诺言。两个大人都向13岁的何方洋让步了。何方洋开始在磷矿中学读书。于是,才有了磷矿中学优秀的好学生何方洋。

二、卖豆芽,筹集到北京的科研费
        1994年从贵阳医学院毕业后,何方洋被分配到开阳磷矿的一个分矿医院工作。每天只有零星几个人来开点感冒药,闲暇时大家凑在一起打麻将学跳舞追漂亮女护士……这是一份大山里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何方洋却感到前途迷茫:“如此下去这辈子最大的出息就是当一个分院院长,所有的理想都将湮灭。”他决定跳离这个消磨斗志与梦想的“英雄冢”,选择到北京进修、考研。如何出去?钱从哪里来?出门需要钱,只靠每月170元的薪水,猴年马月也走不出去。于是他开始发豆芽卖,甚至为了争取卖菜时间常与同事调班,昼夜不休而换得轮休时间去卖菜。
        有一次,何方洋来贵阳进货时,在车上被小偷摸了包。急红眼的他把车门一关大吼:“我就剩这么点钱了,谁偷我就和谁拼命!”不知道是他的威吓起了作用,还是小偷良心发现,后来居然偷偷地把钱给他还回来了。还有一次,何方洋不小心进货成了红豆,发出来的全是“红脚豆芽”,从此矿上老乡看见他总爱掂对他:“何医生,又来卖红脚豆芽撒?”
        有那么一两次,信念几乎动摇。但是,何方洋看着在水中点点生长的豆芽,仿佛能听到“喀嚓喀嚓”的声音,那是一种来自生命破茧而出的呐喊— 奋斗才能改变命运!
        一年后,何方洋揣着辛苦积攒的5000块钱,踏上列车来到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自费进修。一边进修一边考研。但因为英语成绩差,尽管考研总分很高,连续两年何方洋仍未被顺利录取。前途茫然,后无退路,何方洋一咬牙决定自己出去找导师。命运再次垂青于他,一个偶然机会,他打听到中国农业大学杨银海老师因专业生僻尚未招满研究生。一个招不到学生,一个找不到导师,两人一拍即合,何方洋终于读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启了他的科研探索之路。何方洋第二次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三、从科研“农民工”,到登上中国食品安全科研高峰
        1998年,怀揣导师给的6000元科研经费,何方洋选定了食品安全检测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这一想法源于他在参阅欧美食品安全产业发展资料时,无意中发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相关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而当时国内在此领域尚未起步。何方洋预判,食品安全是朝阳产业,五年后中国也会兴起。目标有了方法总会找到。“不就是没钱嘛?”何方洋挖空心思地想挣钱的法子。“有了,许多研究生导师课题多得做不完,我何不承包课题做呢?”。把在旧货市场30元买的自行车藏起,跑到厕所换了件干净衬衫,拍拍头上的土,掸去鞋上的尘土,何方洋挺胸阔步地走进了一所重点大学的实验楼。他要去谈一单30万元的生意。他要用一个研究生的专业和商人的热情去说服一个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将项目承包给他的实验室做。这样的生意已经不是第一单,200万元的课题,20万元他揽来做。甚至2000元的课题也不嫌弃。他想,只有在北京能够活下来,就会有希望。
        此时,还只是2002年,何方洋的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刚刚注册成立;此时,还要解决温饱,何方洋这个边做实验边揽活的“研究生老板”,正跟从贵州招揽的实习生助理挤在不大的出租房里,吃着盒饭。但是,他坚信,民以食为天,大家在吃饱吃好之后必然会关注怎样吃才更健康,食品安全检测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小时后,何方洋从大楼里出来,找到了那辆破得已经不值三十块钱的自行车,兴冲冲地骑上去。逆风,衣服被刮得有如旌旗,脸上的汗像丝线般划过耳际,但他丝毫不觉得累。因为他急着要将好消息告诉还在实验室里奋战的伙伴们:“揽到30万元,又能活一年了!”这是何方洋创业初期最原始的状态。
        在北京的大学里,在何方洋租来的两间简陋的实验室里,何方洋带领着他的团队,不知疲倦地摸索、研发。一年中只休息一天半— 年三十的半天和初一的一天。
        2005年何方洋研发出了氯霉素试剂盒。然而国人在高科技产品上对“进口”二字的迷信让其举步维艰。于是,何方洋就像当初拜访实验室揽活路那样,再次背着他的试剂盒到客户处现场做实验,达到国外试剂盒的标准了再买,还要打个9折。终于,他在唐山的一家公司接到了首笔7000元订单。至年底,完成了300万元销售额。
        2005年,何方洋荣获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拿到奖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领导班子去海尔取经,并将海尔的“日清原则”移植进了望尔,“每日事,每日毕”成了望尔员工最基础的工作准则。2011年何方洋的科研和生意越做越大,仅雨润集团一家就购买了其一个亿的产品。许多企业代表常驻厂里,货一出来就被抢走了。
        2011年,何方洋将公司更名为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意为“勤劳的一帮人”。其研发的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市1500个实验室广泛应用,为国家“放心肉菜工程”中农畜产品的安全检测监控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效避免我国每年对外贸易中因农产品药残超标而遭到的退货、拒收、索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何方洋的产品除进入中国三大乳品企业外,占据中国大部分食品安全检测市场。抓住食品安全检测课题,从做研发到做市场,是何方洋抓住的第三次人生机会。不过,何方洋认为这次机会,不属于个人,属于社会和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未来!

四、重返贵州,规划千亿产业发展宏图
        2012年何方洋作为工业强省思想库专家应邀来黔。听闻他做的是生物科技食品安全又是贵州老乡,各级领导积极挽留希望他返乡创业,帮助贵州在食品安全这一新兴产业上做大做强。在小孟工业园免费给厂房给政策,在各级领导支持下,从2012年9月厂房装修开始至12月,短短三四个月时间,何方洋的团队做了4000万销售额。
        彼时,何方洋的创业蓝图已经实现,他已为食品安全撑起了一张硕大的保护伞。但,能否进一步的做到胸怀蓝图大展宏图呢?面对全球的食品安全上下游相关行业每年5万亿的市场销售额,只要2%便可达到千亿产业的规模!何方洋兴奋了!因为他再次找到了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目标。“贵州还缺一个千亿产业,食品安全可行否?”借鉴富士康IT加工的成功案例,何方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能不能在贵州做一个食品安全检测的生产加工基地?”他亲赴美国硅谷与几十家企业和技术员联系,对方在看好中国加工平台的同时,更看重中国的销售渠道和分成模式,他轻而易举地拿到了生产加工的订单。
        借鉴海尔“用服务放大质量”的做法,何方洋准备在全国各地建立食品安全检测4S服务中心,在帮助各级政府建立实验室的同时,提供耗材的超市化库房;做小型第三方检测中心,帮助暂时没有能力建立实验室的小企业进行检测;模仿苹果软件的开发模式,做众包平台,在硅谷建立了研发中心;做终端安全食品营销……
        眼下,他们已经开始在贵州各地筛选安全食品,例如有机的稻米、茶叶、皮蛋等,搭建营销平台,一边帮助农家卖出一个好价格,一边帮助市民寻找到放心的食品。
        同时还向农民灌输不用或者少用农药的概念— 虽然产量减少了,但是价格上去了;向消费者灌输安全食品有成本的概念— 今天不在安全食品上投入,明天要在自己的医疗费上投入;引导企业靠质量拉动内需。
        何方洋说,帮助老百姓吃上真正安全的食品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但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食品安全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的食品安全应该有自己进程,不能盲目执行于欧洲标准。步子太快了产业链会崩溃,太慢了老百姓又受不了。

无标题文档